【典型案例】某大型制造企业部署思而听勒索软件检测与恢复产品RDR落地项目

1小时前

微信图片_20251121133855_1038_9.png

01

案例背景

某大型制造业企业作为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主体,长期面临勒索病毒攻击风险,此前曾因 DragonForce 类勒索病毒导致生产线中断,造成显著经济损失,且传统防护方案难以应对新型无文件攻击与双重勒索威胁,亟需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。

用户核心痛点集中在三方面:一是攻击突袭性强,多数用户缺乏前置防御意识,系统遭入侵后文件瞬间被加密,关键数据无法访问;二是赎金支付存在高风险,支付后未必能获取解密密钥,还可能助长攻击行为;三是数据恢复难度大,缺乏有效备份机制时,恢复过程耗时耗力,易造成不可逆的经济损失与信息泄露风险。

02

建设方案

思而听旗下勒索软件检测与恢复产品RDR(企业级终端防勒索产品)专注于预防、检测、响应和恢复勒索病毒攻击。通过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状态、动态分析威胁行为、自动化备份加密密钥,并结合全球威胁情报,构建了覆盖事前防护、事中拦截、事后恢复的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。其核心模块包括威胁态势总览、终端安全管理、智能威胁分析、数据恢复管理及可视化报表生成,可有效抵御勒索软件、加密劫持、木马后门等复杂威胁。

图片145.png

本项目基于思而听勒索软件检测与恢复产品RDR构建覆盖勒索攻击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,实现高比例的已知与未知勒索病毒拦截,大幅压缩应急响应时间,显著缩短数据恢复时长,保障企业核心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。

  • 核心架构:服务端基于 Linux 环境,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,集成所需数据库及相关组件,支持传统机房与云平台两种部署方式;客户端适配主流 Windows PC 系统、Windows Server 系统、主流 Linux 发行版,实现终端防护统一管理。

  • 实施步骤:分为前期准备、防护配置、应急与恢复、运维优化四步。

 1) 前期准备:完成终端设备调研与分组,部署服务端与客户端并同步全球威胁情报库。

 2) 防护配置:启用 AI 主动免疫防御、内核防护、诱捕网络等功能,建立零信任存储验证机制。

 3) 应急与恢复:配置智能文件保险箱、无损数据回滚引擎,组建全天候 MDR 团队确保攻击后快速解密恢复。

 4) 运维优化:通过报表管理模块监控防护效果,定期开展防护能力验证并动态更新防御策略。

03

方案应用
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该某大型制造业企业启动防勒索防护项目部署:

  • 部署架构:首先完成服务端搭建,基于 Linux 环境采用虚拟化技术,集成数据库、中间件及缓存组件;在企业总部机房与云平台分别部署节点,实现双备份保障。

  • 终端适配与分组:在企业内部 Windows Server 生产服务器、Windows PC  Linux 设备终端批量安装RDR客户端,完成终端分组管理,将生产车间设备、办公终端、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划分为三个防护组,分别配置差异化防护策略。

  • 防护功能:全域启用 AI 主动免疫防御模块,依托百万级勒索病毒样本训练模型实现实时行为分析;针对核心数据库服务器额外开启内核驱动防护与零信任存储验证,阻断漏洞驱动加载与异常文件操作;在生产车间终端部署诱捕网络,设置伪装的工控数据诱饵文件;同步接入全球威胁情报中心,实时更新勒索组织攻击手法与特征库。

  • 实战拦截与恢复:项目运行期间,检测到新型勒索病毒通过钓鱼邮件尝试入侵办公终端,RDR客户端通过多维度行为沙盒检测识别异常加密行为,立即触发进程阻断与密钥拦截,并自动备份加密密钥,未造成文件损坏;随后针对一台离线恢复的生产服务器,借助无损数据回滚引擎快速将数据恢复至攻击前状态,保障生产线未出现中断。

  • 持续运营:企业通过报表管理模块定期生成勒索防护分析报告,结合防护能力验证工具开展模拟攻击测试,持续优化防护策略,有效提升整体抗勒索能力,满足行业数据安全合规要求。

    04

    案例成果

    构建了覆盖勒索攻击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

    构建了覆盖勒索攻击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,实现从攻击前预判拦截、攻击中实时阻断到攻击后快速恢复的闭环防护。

    构建数据快速恢复能力

    通过 AI 主动免疫防御、内核防护等技术,有效抵御新型变种与无文件攻击,解决传统防护失效问题;凭借全球首创密钥拦截技术与无损数据回滚引擎,无需支付赎金即可恢复数据,降低数据泄露与业务中断风险。

    打造适合多平台合规运营体系

    以低系统资源占用的多平台适配为基础,结合威胁情报驱动与全天候 MDR 服务,持续提升终端防护韧性,满足合规要求并保障核心业务持续运行。

    别删.png

    若要了解最新《中国数字安全价值图谱》内容请复制下面链接通过浏览器查看:

    https://www.dwcon.cn/post/42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