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通告 如何从“鸡肋”变“熊掌”
安全通告是一种“经典”的安全服务,内容通常主要包括漏洞,用户期望通过安全通告获知最新的漏洞信息。当前业内普遍性的做法是安全厂家、MSS服务提供者或相关机构每周、每月总结当期新公布漏洞列表并以邮件、网页发布的方式提供给用户。
01 需求与交付的差距使安全通告成为“鸡肋”
安全通告是普遍性需求
安全通告服务在通用型安全服务、MSS、风险评估、安全集成等类项目中普遍存在。典型的安全通告需求描述是:
根据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、应用组件情况监测对应的新的安全漏洞并按月、按季、按年提供分析报告,帮助企业了解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。
匹配用户软件应用、按月定期提供、风险分析报告等关键字,体现了用户对安全通告服务的需求和价值期望。
交付模式导致“鸡肋”
在服务交付中,用户收到的安全通告往往是”标准化”的通告,缺少与自己软件应用的匹配和专业风险分析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,非常“鸡肋”。
究其原因,一是双方对安全通告的理解不同,服务者认为提供标准通告即可,匹配应用是用户的事情。二是传统交付模式由于过于依赖人工导致交付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,最终,这项“经典”的安全服务沦为其它产品或服务的一个赠送项或增值项。
02 摄星玄猫使“鸡肋”变“熊掌”
玄猫解决方案契合安全通告服务中的用户匹配、专业风险分析、定期报告等需求特点,并可超出用户期望的交付质量。
根据不同用户软硬件情况量身定制漏洞监测情报
根据不同用户的的软硬件清单,摄星玄猫自动研判并只推送与用户相关的漏洞情报。让用户第一时间掌握漏洞信息,极大提升漏洞响应的时效性。通过量身定制并精准投递,满足安全通告服务用户匹配、时效性的要求,帮助用户做到漏洞风险早知道、先知道、全知道。
定制软硬件清单
平台自动匹配并监测漏洞

基于AI+的漏洞情报体系
全球范围内200+的情报源监测和整合形成的XVD+,保障数据的覆盖面。自主生产的漏洞影响产品CPE+情报,保障漏洞情报匹配用户软硬件清单的精准性。
EPSS(漏洞利用预测评分系统)、SSVC(特定利益相关者漏洞分类)、CAPEC(漏洞攻击模式枚举)、ATT&CK等威胁向量映射,与APT组织、勒索软件/组织、漏洞合规清单等关联,与SPDX、CDX、VEX等标准兼容。集成更多新技术满足用户风险管理的需要。
安全通告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将远超用户期望。

即时推送
当前网络安全合规和对抗形势下,以月为单位的安全通告已经满足不了时效性要求。摄星玄猫使用即时推送的方式,可同时推送给多个角色,让服务商、用户获取先手优势。

有别于传统的以word、pdf格式提供的安全通告,摄星玄猫支持SPDX、CycloneDX等标准,支持json、xml等格式文件导出,机读性和信息共享能力得到加强。使得用户在处理漏洞时的协同能力得到大幅加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