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安全智能体驱动的研发范式变革:D10 打造“开发即安全”新模式
过去,研发团队总陷在 “保效率” 还是 “保安全” 的纠结里:传统工具扫描慢、误报多,漏检高危漏洞是常事;人工修复漏洞耗时又费钱,一个漏洞平均要修 4.2 小时,后期修复成本更是前期的 16 倍。而现在,海云安开发者智能助手D10以 AI 安全智能体为核心,彻底打破这种困境 —— 它像一位“懂代码、会修复、能协作” 的安全专家,全程嵌入研发流程,既不打乱开发节奏,又能把安全风险拦在源头。
D10 安全智能体全程护航,AI+安全无缝融入研发全流程
D10 最核心的优势,就是让“安全左移”不再是口号—— 它把 AI 代码修复、AI 审计验证等能力,直接装进开发者常用的工具里,不用切换环境、不用额外配置,编码时就能实现到“实时检测 - 智能修复 - 审计闭环” 的全流程闭环。
01. IDE 里的 “安全帮手”:编码时就把漏洞修了
针对IntelliJ IDEA、Visual Studio Code 这些主流开发工具,D10 专门做了插件适配。开发者写代码时,不用等项目扫完才知道有漏洞,实时就能收到 AI 给出的安全合规评估;遇到漏洞也不用慌,AI 会生成修复方案,支持 “对比预览”—— 先看修复效果再一键替换,心里有底;修复完的结果还能自动同步到 D10 平台,安全团队不用再反复找研发确认,沟通成本直接省了一大半。
某银行开发者反馈:“以前提交代码后,要等半天扫描结果,还要跟安全团队掰扯‘这是不是误报’,现在写代码时就把漏洞修了,一个功能模块的研发周期直接缩短了 15%-30%。”
02.批量 AI 审计:上千个漏洞不用再 “肉眼找针”
中大型项目一扫描,漏洞能出成百上千条,安全团队逐条确认“是不是真漏洞”,堪比 “在沙子里找针”。D10 的批量 AI 审计功能刚好解决这个痛点:不管是几百条还是上千条缺陷,AI 能一次性完成验证,还能自动标注 “误报”—— 把 AI 判定为 “无风险” 的结果一键标为误报,安全团队不用再埋首于无效数据,只需聚焦真正的高风险漏洞,治理效率直接翻倍。
03.懂业务的 “精准修复”:不做 “通用答案”
不同业务模块的漏洞,修复逻辑肯定不一样—— 支付模块的漏洞和登录模块的漏洞,关注点天差地别。D10 的 AI 能自动识别漏洞所属的业务场景,比如是支付、权限控制还是数据导出,然后结合业务特点调整修复方案。不像传统工具给的 “通用修复代码”,D10 的方案能直接贴合业务需求,开发者不用再二次修改,修复质量和落地性都高了不少。
04.攻击示例 “看得见”:漏洞风险不再 “抽象”
很多开发者知道有漏洞,但不清楚“风险到底有多大”。D10 会用AI自动生成攻击示例,甚至完整的攻击路径 —— 比如 SQL 注入漏洞,AI会展示“攻击者怎么利用这个漏洞获取数据”,开发者一看就懂,修复时也能更精准,不用再靠安全团队 “掰开揉碎了讲”。
05.与传统模式相比有那些优势
开发者智能助手D10以AI 安全智能体为核心,像一位“懂代码、会修复、能协作”的安全专家,全程嵌入研发流程:不打乱开发节奏,却能把风险拦截在源头。
在某银行的规模化应用中,D10 已经展现了真正的落地价值:支撑 3000+ 业务系统、服务7000+ 开发者,在日均10 万+ 交互下依旧保持99.99% 可用率,用实绩证明了智能体赋能安全研发的力量。
结语
海云安致力为企业落地“安全左移”“质量内建” 提供核心工具支撑,不管是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,还是企业的业务功能开发,都能通过D10构建“开发即安全” 的流程升级,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海云安,即可申请D10免费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