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国参加“锁盾2025”网络防御演习
第15届全球最大实战型网络演习聚焦虚假信息、量子技术与AI挑战,这次不只是攻击演练,更是全面危机测试。旨在帮助成员国提升抵御能力。
在网络攻击日趋复杂、威胁持续升级的当下,国家层面如何有效协作、快速响应,成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能否发挥效能的关键。要实现这种规模的协同防御,仅靠日常部署远远不够,还需要实战级演练来检验系统与团队的真实能力。
5月6日至9日,由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(CCDCOE)主办的第15届“锁盾”(Locked Shields)网络防御演习在爱沙尼亚塔林拉开帷幕。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兵网络演习吸引了来自41个国家的近4000名网络安全专家参演。
本次演习聚焦“国家级网络应急响应与协同能力测试”,模拟关键基础设施(如能源、电信、水务等)遭受持续攻击的情境,并叠加虚假信息传播、政治施压、跨国沟通、法律应对等复杂危机因素,力求还原真实的网络冲突场景。
核心看点一:8000个系统实景对抗,检验国家级防线
“锁盾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攻防演练。它更像是一场全方位的网络危机应对实训:
演习范围不仅涵盖8000多个虚拟系统的网络攻击,
还融入了虚假信息传播、政治压力、法律应对和跨国沟通协调等现实情境。
参演国家被划分为17个多国“蓝队”,共同为虚构的两个大西洋岛国提供网络防御支持。演习不仅关注网络入侵事件本身,还旨在衡量各国应对网络威胁带来的虚假信息、政治压力、沟通挑战和法律困境的准备程度。
本届演习聚焦于位于大西洋的虚构岛国。
正如CCDCOE在演习启动时所强调的:“这是各国为未来网络危机做准备的实战练兵场。”
核心看点二:AI与量子技术首次纳入实战演练范围
此次网络防御演习还带来了与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挑战。各团队的任务是在应对威胁的同时维护服务和网络,协调有效的战略沟通,并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做出决策。其目标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网络危机的复杂动态。
阿尔巴尼亚和捷克共和国已组队进行模拟演习。
核心看点三:亚洲与欧洲协作加深
各国将学习在高度破坏性的网络危机期间,如何做好报告、响应和沟通的准备。立陶宛是重返演习的国家之一,它展示了基于以往演习的模拟故事情节,同时也“引入了反映当前地缘政治威胁的新挑战和网络事件”。各国将分组;日本和澳大利亚将组成一个联合小组,在东京远程参与。
据爱沙尼亚媒体ERR报道,今年的虚构场景涵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、主权侵犯和大规模网络攻击。2025年的演练设定将进一步扩展虚构国家与区域的数量,以强调国际合作在应对跨境网络攻击中的重要性。
德国重返“锁盾2025”演习,测试其网络战备能力
Locked Shields 2025 得分最高的三支队伍是:
德国和新加坡队
波兰和法国队
意大利、斯洛文尼亚、美国(科罗拉多州国民警卫队)队
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(CCDCOE)主任 Mart Noorma 表示:“在当今网络攻击可能引发社会级别动荡的背景下,防御体系必须协同一致、敏捷应对,并不断进化。‘锁盾’虽然是一场对抗演习,但它的核心力量源自合作。各国通过并肩作战,不断学习、适应与成长,这正是构建真正网络韧性的根本路径。”